【對談者簡歷】

安尚秀 Ahn Sang-soo
一九五二年生於忠州。平面設計、編排設計。一九七七年弘益大學美術大學視覺設計系,一九八一年畢業於該校研究院。一九八五年設計安尚秀字體後,相繼設計了李箱體、米爾(miru)體、瑪諾〈mano〉體。一九八五年創建「安平面設計室」,至一九九一年任代表理事。一九九一年起出任弘益大學視覺設計系教授。一九九七-二○○一年,任國際平面設計團體協定會副會長。迄今在世界各國舉辦多次個人展,參加許多團體展覽並舉行講演,對亞洲設計思想及其發展做出了貢獻。
鄭丙圭 Chung Byoung-kyoo
一九四六年生於慶尚北道。書籍設計、編排設計。一九七四年於高麗大學法國文學系畢業後,歷任《小說文藝》月刊編輯部長、民音社編輯部長、洪盛社總編,一九七九年成為獨立設計師,現為鄭丙圭設計事務所代表、首爾出版設計俱樂部(SPC)會長。至二○○○年任弘益大學視覺設計系兼職教授。作品集有《鄭丙圭書籍設計》(思考之海社,一九九六年)。目前主持以專業人員為對象的編輯設計學校。
呂敬人 Lu Jing-ren
一九四七年生於上海。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。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書籍裝幀藝術委員會副會長、中央各部門出版社書籍裝幀藝術委員會主任、中國美術家協會插圖裝幀藝術委員會委員。書籍設計、插圖畫家。一九七八年進入中國青年出版社。一九八九年赴日,師從日本神戶藝術工科大學教授、世界著名設計家杉浦康平。曾任中國青年出版社編委、編審。一九九六年起接受國務院國家政府特殊津貼。一九九八年設立敬人設計工作室,任設計總監。二○○二年任中央美術學院客座教授。作品集包括《敬人書籍設計》(吉林美術出版社,二○○○年)、《敬人書籍設計二號》(電子工業出版社,二○○二年)、《從裝幀到書籍設計》(河北美術出版社,二○○二年)、《翻開--中國當代書籍設計》(編著/清華大學出版社,二○○四年)、《呂敬人書籍設計教程》(湖北美術出版社,二○○五年)
黃永松 Huang Yung-sung
一九四三年出生於台灣桃園縣。《漢聲》發行人,美術總監。一九六七年畢業於國立藝專(現國立台灣藝術大學)。一九六六年在校期間曾為台灣前衛藝術團體「UP」的創始會員,並有作品參展。畢業後,從事前衛藝術活動,同時擔任電影美術指導等工作。一九七一年與吳美雲在台北共同創辦英文版《ECHO》(《漢聲》)雜誌。一九七八年創刊中文繁體字版《漢聲》。聚焦中國的傳統民間文化,展開極具震撼力的出版、設計活動。二○○三年設立北京漢聲工作室,並開始出版簡體字版。

R.K.喬希 R.K.Joshi
一九三六年出生於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桑格利。為書法家、詩人、設計師及文字設計師。歷任FCB烏爾卡廣告美術總監、印度工科大學工業設計中心(IDC)教授,現為進階電腦開發中心(C-DAC)的設計專家。藉由國內外的工作委員會、研討會、展覽會,確立印度文字獨具特色的美學,是喚醒關注印度硬筆書與編排設計之學術研究的藝術家。

柯蒂•特里維迪 Kirti Trivedi
一九四八年出生於印度Gwalior。工業設計師、平面設計師、印度圖像研究家。Indore大學畢業後,在印度工科大學取得工業設計的學位。其後在倫敦皇家藝術專科學校留學。現任孟買的工業設計中心(IDC)教授。實行將傳統與現代結合的設計教育。近年來開發一機多用的集體學習用視聽器材「K-Yan小型媒體中心」,致力於推廣IT技術。
津野海太郎 Tsuno Kaitaro
一九三八年出生於東京。早稻田大學畢業後,從事編輯、戲劇工作,以「黑色帳篷」的導演、製作人而知名。經歷晶文社總編後,任《書與電腦》綜合總編、和光大學教授及和光大學圖書館館長。積極關注的議題包括電子版書籍的未來,熱心推動東亞各國出版人之間的交流。著有《悲劇的批判》、《鼠疫與劇場》《書與電腦》、《書籍是怎樣消亡的》、《讀書欲o編輯欲》(以上晶文社出版),《門那邊的劇場》(白水社)、《新•與書籍交往法》(中公新書)、《滑稽的巨人 坪內逍遙的夢》(平凡社)、《書震!》(TransArt)等。
杉浦康平 Sugiura Kohei
一九三二年出生於東京。平面設計師、神戶藝術工科大學名譽教授。透過對意識領域予以形象化的獨特手法,一直以來對眾多創意人產生影響。將亞洲傳統的、神話的圖像、紋樣、造型的本質形容成「萬物照應的世界」,見諸於多部著作。策畫、促成多起介紹亞洲的展覽會,並經手相關圖書造本,同時與亞洲各國的設計師建立了密切往來。主要著作《日本的造型•亞洲的造型》(三省堂)、《造型的誕生》、《生命之樹•花的宇宙》(以上NHK出版)、《吞下宇宙》(講談社)、《扣響宇宙》(工作舍)。其他編著《視覺傳播》、《亞洲的宇宙觀》、《文字的宇宙》、《文字的祝祭》;作品集《疾風迅雷 雜誌設計的半個世紀》(TransArt)等。